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履职动能,积极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一年来,紧扣全市中心大局,聚焦发展、改革、民生重大问题,组织撰写提案素材反映保定诉求,4件被全国政协采纳,6件被省政协立案。市本级提交提案703件,经审查立案662件,并案13件,转委员来信、社情民意等28件。截至2024年10月,立案提案全部办复,办结率、走访率、满意率均为100%。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工作,市委书记党晓龙书记、市长闫继红等市领导对做好提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两办”统筹协调、强化督导。各承办单位高效办理、认真答复,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转化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和生动实践。
(一)聚焦新颜值,助推高品质生活建言献策。围绕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打造文化保定等提出提案317件。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提案,为制定《保定市城市更新条例》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城市建设拂尘祛垢、展现新颜、宜居惠民。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打造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等提案,被纳入《保定市教育强市规划纲要》,为助推我市提升教育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强化保定历史文化保护、博物馆之城建设等提案,有效助推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聚焦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围绕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进新型能源强市建设等提出提案236件。推进国际医疗基地建设、助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发展等提案,为积极承接北京医疗功能疏解,开辟生命健康产业新赛道提供了重要助力。加快氢储能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等提案,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蓄强发展新动能积极建言。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等提案,为壮大都市现代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效借鉴。
(三)聚焦新生态,助推高效能治理建言献策。围绕推进社区治理、强化基层党建、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等提出提案109件。完善社会网格化管理、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等提案,助力推进法治保定建设重大举措落实落地。加强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保护、大清河水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等提案,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屏障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党建工作政治引领作用、完善大统战格局等提案,为推动履职效能提升,促进我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要工作做法
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在中共保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提案工作方针,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服务大局为主线、健全机制为动力、聚力赋能为目标,开拓创新、勇毅笃行,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提案履职根基。一是坚持政协政治定位。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自觉做到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充分发挥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教育引领政协委员、社会各界旗帜鲜明讲政治、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站位大格局、选准小切口,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事关全市发展的大事要事,主席会议认真谋划部署,精选调研课题,精细深入研讨,精准建言献策,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三是坚持强化宗旨意识。聚焦基层一线和百姓急难愁盼,常态化征集提案线索,厚植提案工作的民生导向、民意基础。围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等民生提案,深入基层协商,助力办好民生实事、改善民生福祉、提升民生温度。
(二)强化制度机制建设,提升提案工作质效。一是完善培育涵养机制。创新提案征集谋划,通过印发政情摘要、选题参考和优秀提案样板等举措,引导委员提出立意高、切口小、靶向准的精品提案。狠抓重点提案培育,强化定向征集、预约征集、专题征集,着力提高集体提案及监督性提案比重。严肃提案立案审查,严把质量标准、严格规范程序,坚持“四方会审、三审把关”,确保立案提案方向明、问题准、观点新、建议实。二是完善协商互动机制。健全协商制度,修订完善《提案工作条例》,突出协商理念,体现协商特色,拓展协商平台。深化全程协商,引导提办双方“双向互动、双向聚合”。创新界别协商,充分发挥界别专业优势,搭建界别协商平台,促进提案办理向广协商、聚共识、重落实转变。三是完善督办评价机制。精选督办内容,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定期调度、跟踪问效”督办模式,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严督快办、真督实办,不断提升提案工作可感、可知、可及的落地实效。首次开展提案办理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反馈通报。坚持正向激励,激发履职动能,评选出45件“三好”提案予以通报表扬。
(三)强化工作模式创新,推进提案聚力赋能。一是多渠道互融共进。社情民意、调研报告、大会发言与提案相互转化170篇。依托委员工作室开展提案活动138场(次),与界别群众互动560人(次),撰写小微提案70件。联合县(市、区)政协开展视察督办、协商座谈20余次,初步形成了贯通互联的工作格局。二是多维度协同发力。推动提案履职与党政工作、民主党派活动协同推进,同力同为、同步同频。在提案谋划培育、审查立案、督办评议等工作中邀请党政部门和各民主党派全程参与。主动参加民主党派活动,扩大双向交流,增进共识合力。三是多层次转化成果。深化1号提案办理,由主席带队,赴张承地区考察学习,形成关于清洁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的报告,为推动我市清洁能源和储能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筛选“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向保定延伸”等一批有价值的提案,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上传保定声音,积极为保定发展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助力。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省政协提案工作会议要求,锚定攻坚新颜值、决胜“十四五”,聚焦新颜值、新消费、新产业,秉承大格局、小切口、有支撑,精准协商资政,聚力担当尽责,不断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广泛凝聚共识。始终坚持党对提案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准提案工作政治方向,做到提交提案坚守政治原则、审查提案严格政治标准、办理提案注重政治效果。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提案优势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努力追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聚焦质效提升,打牢履职基础。提高提案质效,注重全程涵养培育,突出协商成果转化,在打造精品提案上下功夫。提升格局、拓展层级,立足保定发展所需,积极向全国政协、省政协报送提案素材,最大程度为保定向上突围争取支持、赢得助力。提高办理质效,全方位推进提案协商闭环管理,坚持开门办理、协商办理、统筹办理。积极探索提案办理“双向评议”,力促提办双方互促互进。提高服务质效,密切对接协商需求、办理需求和履职需求,常态化抓好调研撰写服务、知情明政服务、办理协商服务。
(三)强化督办协商,务求同心同向。丰富督办协商场景,探索开展政策支撑型、智力服务型、解疑释惑型、现场督查型、贯通联动型“五型”督办协商。完善督办协商机制,健全专委会参与提案工作制度,尝试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联动机制,不断强化督办协商刚性。拓展督办协商成果,实行重点提案广泛协商、综合提案联合协商、同类提案集中协商,在充分有效的协商中汇聚共谋新发展、共建新保定的强大合力。
来源:保定日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唐尧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ongnian.cn/4895.html